隐私竟被悄悄曝光?双11将至,快转发给家人

近日

上海闵行区莘城苑小区

居民张先生

到代收点领取快递时傻眼了!

他看到外包装的取件码标签上

竟然写着自己完整的真实姓名

顿时感到自己的隐私暴露了


“明明我在各个购物平台留下的收件人信息都是网名,快递代收点是怎么获取我的真实姓名的?”


快递代收点取件码标签

竟会曝光真实姓名

近日,记者走访了张先生所在的小区。代收点“兔喜快递超市”位于小区一处小卖部门口,快递包裹放在一个开放的货架上。当市民前来取件时,需要向快递员报取件码,核对地址信息后方可取走。

货架上的每个包裹侧面都贴一张方形标签,上面有条形码、取件码数字、二维码、日期等信息。扫描标签上的二维码,可以看到快递发出地点到代收点的流转信息。

取件码标签显示的姓名信息格式则五花八门,有的仅显示姓不显示名,有的看起来明显是“网名”,有的仅显示日期,有的标签断了半截,而显示完整姓名信息的不在少数。

代收点的快递员表示,取件码标签是机器扫完打印出来的,快递员无法自行设定是否隐去收件人姓名。

至于部分标签没有打印完整,主要是打印机有问题,产生格式上的偏差。相关扫码、打印机器是他从第三方购买的二手设备。对于消费者担忧的取件标签泄露隐私的问题,快递员答复,可以和他联系送货上门。

物流系统软件有隐私漏洞

可以从技术上规避

张先生认为,显示实名信息标签,可能与快递员购买的设备有关。

记者浏览一些购物平台和二手专卖平台了解到,这类代收点、驿站设置取件码的流程中,需要用到“扫码巴枪”和标签打印机,网上出售的大多是二手设备,价值数百元。

在一些演示画面中,“巴枪”与手机类似,带有激光扫描功能,可识别快递面单信息。

售卖二手“巴枪”客服都表示,如要购买“巴枪”,必须先确定使用的物流系统,由他们负责安装好对应的软件再发货,代收点和驿站人员都无法自行安装,具体原因则不便解释,属于他们的“商业机密”。

不过,客服表示,实名信息的显示与他们的设备无关,主要取决于安装的物流系统软件,“每个软件设置的取件码标签模板不同。”据介绍,即使是同一家物流平台,软件也有通用版本和专业版之分,后者的识别、记录功能更多。

记者以消费者的身份咨询了兔喜快递的客服,对方表示,可能是系统上有消费者的真实姓名,显示在取件码标签上,将会反馈给技术部门。

记者走访了多家兔喜快递代收点看到,实名信息显示的情况并不少见。主要分布于学校周边的驿站以及部分规模较大的老小区。由于送件不便且日均单量巨大,这些驿站仍保留着凭取件码人工取件的方式。多数经营者表示,实名信息显示的情况时有发生,与系统匹配有关。

不过,也有代收点的取件环节不会显示任何收件人的相关姓名信息。一家日均1200单的驿站工作人员告诉记者,他们的“巴枪”设备由物流公司统一采购。取件码标签不会显示取件人姓名,而是货架编号信息。可见,从技术和流程上,能实现不显示实名信息的取件标签。

目前,张先生附近的兔喜快递超市已修复系统漏洞,不再显示取件人实名信息。

· 重要提醒:

主动避免隐私“裸奔”  可以这样做

1   学会快递单的正确填写

填写“地址”时,能多简单就多简单,如选择快递驿站、快递柜等方式取件,地址不必精确到楼栋号和具体门牌号,填写驿站地址或小区地址即可。

填写“收件人”时,尽量不要透露性别、职业,若是独居,时不时地给自己起个新名字,也不失为一种自我保护的方式。

2   下单主动勾选“个人信息加密”

在进行收发快递时,尽量选择快递公司自有APP、小程序等方式下单,并主动勾选“个人信息加密”等模块,不要为了少量优惠选择第三方网站下单。

3   废弃快递单的处理

用水擦、笔涂、刻刀、剪刀、修正液、牙膏、花露水、风油精等工具,将个人关键信息去除。

4   保护好自己的隐私

● 梳理自己在不同平台上,一共注册了多少账号,密码是否还记得,有多久没登录了,做到心中有数。

● 可以试试能通过你的手机号、邮箱账号、常用昵称搜索出多少东西,然后奉行“能删则删,能隐则隐”的原则。

● 不要全网都用一个昵称。另外,把自己发布在网络上的真实信息删掉或者加权限,最好不要和你的真实身份有任何可能性的关联。

5   手机不要外借

取件时不要将手机交给他人操作,不法分子有可能利用经营快递站点的便利,在帮助客户操作手机点击取件时泄露身份信息、恶意注册账号。

6   谨慎处理异常件

收到“快递退回”“到付”等异常快递时,先通过官方渠道确认订单信息,避免因信息泄露遭遇“空包诈骗”。

7   发现面单信息未隐藏可以这样做

对于快递运单公开收寄件人全部信息一事,湖南四新律师事务所刘波律师表示,快递企业开具未去标识化的电子运单涉嫌违法,不仅给用户个人信息带来安全隐患,也给企业经营带来法律风险。用户若发现面单信息未隐藏,可向邮政管理部门举报,触发行政监管。

“《个人信息保护法》第五十一条规定,个人信息处理者应采取相应的加密、去标识化等安全技术措施。”


近年来因快递导致的

隐私泄露问题并不少见

不仅相关企业要加强管理

大家也要注重个人隐私保护

双11将至

快转发提醒身边人注意~





来源:重庆晨报、新闻坊、解放日报、新京报、国家邮政局、劳动报、上观新闻



最后更新:2025年10月28日 09:43